以現代的語言詮釋,就是「心靈環保」。


他能使人的心不受煩惱污染,不受痛苦干擾,


隨時保持安定、純淨。


 


本文精選聖嚴法師對心靈環保基本理念、經典依據、禪修觀念的闡釋,


以及四種環保、心五四等落實方法。 聖嚴法師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


一、什麼是心靈環保?


 


心靈的層面可有三種:那就是心理的、思想的、精神的三個層面。心理的層面是屬於情意的,思想的層面是屬於理智的,精神的層面是屬於情意和理智的昇華,也就是把我們從自我中心的束縛之中釋放出來,所出現的慈悲和智慧,那是平等而無條件的愛。


 


因此,心靈環保是以情意及思想為基礎的著力點,使得我們淨化或轉化成為具有高尚的品德標準,並有無限愛心的偉大人格。


 


心靈的事實表現可有三種:那就是對於自然世界充滿了平等而無私的愛心,對於每一個生命都抱持崇高的敬意,在和任何人相遇相處之時,都能絕對的真誠與絕對的謙卑。


 


因為對於自然世界的一切對象,有平等的愛心,便能珍惜自然資源、便能尊重各類的生命,便能願意過節儉和簡樸的生活;因為對於每一個生命都能抱持崇高的敬意,跟任何人相遇相處之時都是真誠的、謙卑的,便會以感謝心相看,便會以禮貌的言行舉止相待了。


 


 心靈環保的內涵有四種:那就是以保護自然資源及自然生態而言,稱為自然環保;以生活的節儉、整潔和簡樸而言,稱為生活環保;以真誠、謙卑和禮貌與人相處而言,稱為禮儀環保;以上三種環保的出發點,乃是出於人的情意、觀念(思想)、精神的淨化,稱為心靈環保。


 


因此我們法鼓山這個團體,是以心靈環保為主軸,提倡四種環保。(摘錄自〈認識心靈環保──闡明心靈環保的精義,以及與心靈貧窮的關聯〉,收錄於《法鼓全集‧致詞》)


 


二、心靈環保的經典依據


 


法鼓山這幾年都在提倡「心靈環保」及建設「人間淨土」的理念,「心靈環保」是我們運作的方式和理論的依據;「人間淨土」則是我們需要努力完成的工程,即是在人間建設淨土。


 


首先和諸位說明「心靈環保」此一名詞的起源。「心靈環保」這名詞,雖由我新創,不過它的內容,是根據大乘經典以及中國的祖師提倡的思想而來。


 


譬如《大乘起信論》云:「心生種種法生,心滅種種法滅。」不論在華嚴或是天臺,都非常重視「心」。《華嚴經》說: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,這裏所說的「心」就是一切眾生的心,是佛心,也是我們所有人的心。


 


換句話說,這個「心」是凡夫心,也是智慧心,所以諸佛菩薩及一切眾生的心都是相同的。又如《六祖壇經》說:「前念迷即凡夫,後念悟即佛。」如果心迷了,是凡夫;悟了,即是諸佛。因此,「心」是佛教非常重視的根本基礎。


 


其次,為諸位說明「心靈環保」的意義。現今的世界大家都在談環保,但是環保的工作,如只重視于自然、物質和生態資源的保護,仍是不夠的。


 


我們應該從內心做起,讓心靈不被污染,保護心靈,乃至保護我們的思想、觀念,叫做「心靈環保」。所謂「萬變不離其心」,心非常重要,可以變好,也能變壞。因此要把心保護好,不顯露壞的心,努力發展好的心,即智慧心、善心。


 


(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41期)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太妃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