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



   聖嚴法師 認識聖嚴法師 思想理念 四眾佛子共勉語     「人間淨土」思想   三大教育 


 


 


 【四眾佛子共勉語】


 


 這二十句共勉語,並沒有前後一定的連貫關係與次第,不過,開頭二句:「信佛學法敬僧,三寶萬世明燈。」與最後二句:「處處觀音菩薩,聲聲阿彌陀佛。」是當中最重要的。


 


 熟讀背誦這二十句,並瞭解其中的涵義,不但可自勉自勵,也可勉勵他人。如果每位信眾都能瞭解這些理念,而且廣為傳播,便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。


 


 以下用逐句拆解的方式,分別作詳細的解釋。


 


 


信佛學法敬僧 三寶萬世明燈


提昇人的品質 建設人間淨土


知恩報恩為先 利人便是利己


盡心盡力第一 不爭你我多少


慈悲沒有敵人 智慧不起煩惱


忙人時間最多 勤勞健康最好


為了廣種福田 哪怕任怨任勞


布施的人有福 行善的人快樂


時時心有法喜 念念不離禪悅


處處觀音菩薩 聲聲阿彌陀佛


 



 


 ◎信佛學法敬僧


 


「佛」,是覺悟的意思;也是指大徹大悟、自覺又能覺他、圓滿徹底覺悟的聖者,尊稱為「佛寶」。


 


 在我們這個世界上,到目前為止只有釋迦牟尼佛一個人成佛。釋迦世尊是佛教的教主,二千六百年前,誕生於現在位於印度與尼泊爾交界處的迦毘羅衛國,為預備繼承王位的太子,他因為看到世界人類都有生老病死種種的痛苦,以及弱肉強食的種種現象,體會到眾生的愚癡、人類的苦惱,因此放棄了王宮的奢華生活而出家修行,希望求得解救世間苦難的道理和方法。


 


 經過六年的修行之後,終於在摩竭陀國的菩提伽耶的一棵畢缽羅樹下悟道。為了紀念釋迦成道,後人就將這種樹稱之為菩提樹,「菩提」是覺悟的意思。


 


 釋迦牟尼佛在悟道以後說,如果所有的眾生都照著佛所修行的方法和道理去修行,每一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。並說,在這個世界以外的他方世界還有許多的佛,如藥師佛、阿彌陀佛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;未來有許多眾生會成佛,乃至所有的眾生都可能成佛。為了離苦得樂、自


覺他,我們要信佛學佛。


 


 「法」,是指佛所體悟到的人生宇宙的道理,和佛所經驗到的離苦的方法。這些道理和方法,告訴我們如何修行?為什麼要修行?如何才能達到離苦得樂的目的?所以被尊稱為「法寶」。


 


 佛出現世間,是應化人間,為人間帶來了法寶。用法寶來幫助我們離苦得樂,讓我們有修行的方法並懂得修行的道理,使我們從生老病死等種種的苦難和苦惱中得到解脫。因此佛教的教義就是要教大家學法,向誰學呢?要向僧學。


 


 「僧」,是指釋迦世尊住世時代所度化的比丘僧、比丘尼僧。他們自己修行佛法,同時也教人修持佛法,是住持佛教的僧團,被敬稱為「僧寶」。出家僧眾是住持佛法的中心,代表佛教的離欲精神及解脫精神。眾生的苦惱都是由於放不下、離不開種種貪欲而產生;出家的形象和生活就是一種離欲及解脫的象徵。出家僧的生活方式、生活型態最接近佛的本懷,因此佛教以出家僧作為住持佛教的中心。


 


 學佛就是修學佛法的生活方式、實踐僧眾的生活理念,我們能聽到佛法、修學佛法,正常情況下,也要靠僧寶來傳授,所以要敬僧。


 


 三寶萬世明燈


 


「三寶」,就是佛、法、僧。只要三寶住世,人類就有光明,人類就能得到救濟,就有未來的希望,所以三寶是萬世的明燈。


 


正信的佛教必須具足三寶,缺一不可。如果只信佛,卻不信法、不信僧,那就等於是拜神、拜天,只是求佛加持、保護、給我們幸福,卻不知修行的方法和道理,會被人視為盲從的迷信。


 


 如果只信法,而不信佛、不信僧,就等於是一種學問知識的研究,並不算是佛教徒;等於只是在圖書館裡,把書一本一本的看完,雖知道書上的知識,但沒有作為自己行為的標準,等於光點菜不飽,數他財物不富。


 


 如果只相信僧中的某一個人,而不信佛也不學法,那就像崇拜英雄一樣,也像認義父母、認大哥一般。對佛教而言,如果只是崇拜、皈信某一個師父而說自己是佛教徒,便不是正信。正信的佛教徒是依僧寶而來信佛、學法。


 


 修行佛法的目的是在增長智慧、自利利他。所以三寶具足的重要性之於佛教徒,正如鼎有三足,缺一不可。


 


◎提昇人的品質


 


人的品質,就是人的品格、品德、氣質。氣質是可以改變的,有的人小時候土頭土腦、傻裡傻氣地不懂事,年紀漸長,經過教育的熏陶及社會的歷練,氣質就變好了。改變人的氣質,就是提昇人的品質。


如果學佛以後跟學佛以前相較,人品氣質沒有改善,言行舉止沒有檢點,思想觀念沒有提昇,便是枉費學了佛。學佛以後,應該以佛法的威儀、禮儀、行儀來自利利人,不應該再有自傷傷人、自害害人的行為。身口如此,心念也應如此。


 


 身為佛教徒,就要對自己的家庭、社會、國家、所有的人類,乃至一切的眾生,負起責任。我們有權利生存在世間,更有義務和責任來幫助世間、改善世間。


 


 如果成為佛教徒以後,有人看到你便說:「幾年不見,怎麼你的性格和氣質好像和過去不一樣了,這一定是有道理的,為什麼?」


 


 這時候你應該告訴對方:「阿彌陀佛!沒有其他的原因,只因為我皈依了三寶,做人應當先學會自利利他的。」


 


 所謂自利利他,例如要提昇人的品質,應先從自己開始,進而再幫助他人提昇他人的品質,自利又利他。


 


 又,與人相處之時,要想自利,應先利他,這之間是有互相關聯的。在家裡,如果對自己的家人態度改善,家裡的人也會受到你的影響而有所改善。自己能和顏悅色,處處以禮相待,時時關懷他人,以成全別人作為成全自己的心態來處理事務,周圍的人也都會受到影響。我們要學習佛法的慈悲,開發內心的智慧,健全自己,協助他人,為全體而顧大局,敦品勵學,奉獻自己而盡心盡力,溫厚謙恭。


 


 但是成為佛教徒,並不是叫我們做鄉愿、做爛好人、做傻瓜,佛法的目的是在利益眾生,而真正地利他,是要使得頑者廉而懦者立,感謝恩人,寬恕仇人;學習賢人,救濟苦人;調伏狂人,感化惡人;慰勉失意的人,關懷受難的人;把懈怠的人勸導成精勤的人,使兇狠的人轉變為慈悲的人。用種種恰到好處的方式來幫助他人,使得在我們環境裡共同生活的每一個人,都能夠得到利益。這才是真正自利利他的人,也才是真正品質高尚的人。


 


 ◎建設人間淨土


 


要使我們所處的世界變成淨土,需要靠大家的努力。不管外在的環境如何,最重要的是先從個人做起。首先自己不做有損他人的事,才有希望人人都不會做自損損人的事;一個人影響十個人,十個人影響百千個人,才可能使環境裡的每一個人都成為悲智雙運的菩薩。縱使不成為三寶弟子,也希望他們都能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;相信因果就不致於殺人、放火、為非作歹、為社會製造不安。因果觀念能使人心悅誠服地改過遷善,心平氣和地接受現在,再接再厲地開創明天。相信因果的人增多,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光明、更安定、更和諧,人間淨土便開始實現。


 


 有一位警官曾告訴我,在他執行公務時,發生過一件事:幾十個滋事的人拿著木棍要打他,他高聲唱念:「阿彌陀佛!阿彌陀佛!」那些要打他的人一聽到念佛聲,都愣住了,他便趁機跑掉、安全脫困。他說:「阿彌陀佛真有用!替我解圍、救了命。」又有一次,他在北投大度路取締青少年玩命的飆車,有許多看熱鬧的群眾擋著他的路,並且要掀翻他的警車,這時候他又拿出法寶,大聲唱念:「阿彌陀佛!讓讓路。阿彌陀佛!請讓一讓。」結果那些本來要攔住他、打他的人都自動讓開了。


 


 我們如果能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,都不忘先念阿彌陀佛,必定可以萬事如意。其實,那正是在提醒我們自己:佛是救苦救難的;念佛的人,應當要心存慈悲,幫助他人、原諒他人、尊重他人,千萬不要得理不饒人地一意孤行。


 


 此外,「牆倒眾人推」的心理不能有。他已經倒了,或快要倒了,應該留他一條生路,還要推他做什麼?但是這個社會上雪中送炭的人少,錦上添花的人多;井底撈人的人少,落井下石的人多,所以不是淨土,而是濁世或塵世。我們要多做雪中送炭、牆倒扶牆、井底撈人的工作,並且寧為幕後的英雄,不做表面的好人。一般人都只知道指責他人、要求他人,而捨不得檢討自己、付出自己;很多人都希望站在人前,希望得到他人的讚歎,而不喜歡推舉賢者、讚歎好人,這樣的話,淨土就不容易出現。我們要讓他人站到前面去,成就仁人賢者、讚歎好人好事,如果多數人都能如此做,我們這個世界便能漸漸地成為淨土了。


 


 由此可知,建設人間淨土,要從每一個人自己建起,就在平凡和失敗中,奮力向上,一邊建立自己,同時也照顧好自己的家人、影響家人,進一步再推廣到自己的工作環境,以及認識或不認識的人,讓他們能夠得到佛法的滋潤,體會佛法對於人間無盡的用處,也來認同佛教、修學佛法,讓他們接受佛法「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」的因果觀念,便是推廣人間淨土、建設人間淨土的最好方法。


 


◎知恩報恩為先


 


一般凡夫,多多少少都會恩將仇報、過河拆橋。別人對我們有恩,我們卻把他當仇人看,對方不幫我們忙還好,幫了忙之後反而更糟糕,認為沒有幫夠、沒有幫好。


 


 因此有人對我說:「師父!我們幫了別人的忙,人家反而對我不好,真的是引狼入室,怎麼辦?」


 


 我說:「這很平常,我們自己也許也是如此,只是未曾自覺自省罷了。對方報不報恩,不必放在心上,幫助人就是幫助人,沒有條件,盡其在我就好。對於別人恩將仇報,就把它當成是前世欠了他的果報。施恩於人的時候,目的即已達成,能夠不計較恩將仇報,便能福至心寧了。」


 


 可是,如果是自己受了別人的恩,那就一定要知恩、報恩。恩從那裡來?從四面八方來。從小到大,到老死,我們都在接受各種人的幫助與協助,父母、師長、朋友、親戚、同事,以及所有直接、間接與我們產生種種關係的人,都是我們的恩人。


 


 曾經有一位年輕人告訴我:「師父!人人都可報父母恩,我沒有恩可報,因為從小父母就把我送給別人領養,我還要報父母什麼恩呢?」


 


 我告訴他:「生身父母雖然沒有養育你,對你還是有恩。因為母親懷胎十月,而父親與你的關係也是過去無量劫以來結的緣,所以從過去世來看,父母對你都有恩。我們要飲水思源。這個身體得自於父母,是父母就是父母,要知恩報恩。」此外,只要有人曾經給我們一碗飯、一杯水、一張車票,乃至於僅是一個動作、一句話,幫我們解決了問題,也都該心存感謝,感謝他對我們的布施。


 


 報恩,可以有下列兩種方式:


 


 (一)直接報恩:誰對你有恩,就報答施恩的人。對父母盡孝養,對師長盡恭敬,對國家盡忠誠,對社會盡責任,對家人盡義務,對友人盡道義,對眾生盡關懷……這些都是直接報恩。


 


 


(二)間接報恩:別人培養你、護持你、幫你的忙,都是希望你能夠有成就,能夠有利於社會、有利於眾生。你也以同樣的方式培養人、護持人、幫助人,不為自求回饋,但為報答恩人,便是間接報恩。例如出家人要報施主的恩,就是好好修行幫助眾生,以一切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,這就是報施主的恩。施主布施給僧尼,僧尼若拿金錢還給施主,那就不是報恩了。


 


 佛教徒的報恩觀念就是:得到了恩,先回報給對我們有恩的人,要念念不忘地想著他、懷念他;在適當的時候要表揚他、讚歎他,這是念恩。念了恩之後,更要好好地努力修行來幫助眾生,利益人群。人家如何幫助我,我也要如此助人,而且要付出更多來幫助他人、回饋社會、影響世人,這就是報恩。


 


 ◎利人便是利己


 


一個學佛的人,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,一定是煩惱重重。如果事事都為自己的利益打算,做任何事都只想到對自己有什麼好處,一定是煩惱很多、非常自私的人;對一個非常自私的人,要他沒有煩惱是很難的。


 


 我們一定要把心量放大、放寬,個人是極其渺小的,因為我們生存的環境與我們的關係密切,從時間上說,跟漫長的歷史相關,跟整個世界,乃至無盡的宇宙、所有的一切人、一切眾生都息息相關。例如中東發生戰爭,伊拉克入侵、佔領科威特,看起來不過是小小的一個地方發生了戰爭,但是整個世界都受到影響。


 


 因此,若從宇宙看個人,便無法自大,若從個人看宇宙,便不能不負責任。我曾聽到有人說:「我這樣微小的一個人,在天地間看起來像芝麻般大,做好做壞,無關緊要。」像這種念頭是不可以有的。


 


 佛經裡記載著一個故事:有一座山林失火了,火勢蔓延整座山,這時候有一隻鳥,很慈悲地想著:「經過這一場大火的延燒,山上所有的動物、眾生都會被燒死,實在很可憐!」因此牠想去救火,牠飛到大海裡把身上的羽毛打溼,沾著水再飛回山林,把水抖下去救火。用羽毛沾水救山林的大火,比起「杯水車薪」,還要無濟於事。可是牠化不可能為可能,牠一次次地飛,終於感動了帝釋天。


 


 


 


天神說:「這隻鳥真偉大!有這麼大的慈悲心!這些眾生本來都將死的,但是如果我們不救火,這隻鳥最後一定會死掉,為了要救這隻鳥,山林的火一定要熄掉。」


 


 結果,雷聲大作,濃雲密布,大雨傾盆而下,森林的大火一下子就被澆熄了。天神救了這隻鳥,這隻鳥也救了整片山林。這隻鳥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中行菩薩道時的一個階段,是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。他很慈悲,一心為救眾生,所以最後能夠完成佛果。


 


 我們學佛的人應該要有這種信心,要盡其可能地做利他的事,要一點、半點地做好事,力量大就多做,力量小就少做,不要以為人微言輕,或抱持與其少做不如不做的念頭,好事就是好事,不應有大小之分。點點滴滴地做,就會做出大事來。而且別忘了,一個人做好事,還能影響他人做好事,當下沒有,未來一定會有。


 


 有錢有力的人當然可以像天神一樣,下一場傾盆大雨去救整座山的火,沒錢少力的人也可以學那隻鳥救整座山。山上的眾生尚未成佛,那隻鳥卻最先成佛;釋迦牟尼佛沒有想到自己的問題,只是想到如何去幫助眾生?如何使眾生脫離苦海?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佛了。因此利人就是利己,利了人才能真正可靠的利己,二者是息息相關的。


 


 當你把家裡的人照顧好、安頓好之後,每一次回家,還有人會跟你吵架嗎?家和萬事興,自己也得到幸福,這不等於是利己嗎?如果你是個自私鬼,把家裡兒女的零用錢拿去買酒喝、太太的買菜錢拿去賭博,回家時,家裡的人會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你呢?所以若想真正利己,最好先利人。利人一定更能夠利己,這是顛撲不破的道理。


 


◎盡心盡力第一


 


人的身材有高有矮;人的力量有大有小;人的智慧有深有淺;人的才華有智有愚;人的動作有快有慢,這些不同的人來做相同的事,雖然不能表現出同樣的成績,但是只要盡心盡力,就可以成就同樣的功德。我常說:「聰明和身體好的人,應該要為那些頭腦笨、身體差的人做奴隸、做僕人;不做奴隸、僕人,至少也要為他們服務。能者多勞,仁者多忙,在這個世界上,有一些人就是專門來照顧人的;也有更多的人就是來讓你幫助和照顧的。」一般人是既被人照顧又在照顧人,我們要想辦法盡自己的心力、體力、智力和財力來幫助需要我們幫助的人。


 


 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,有一位富可敵國的大富翁名叫須達,他從一位太子手上買下一座鋪滿金磚的園林,布施給佛及佛的弟子們作為修道弘法的道場,這個功德確實很大。另外有一位以乞食維生的貧女,發願要供佛,但是她不知道該供養什麼?有人教她用她乞食的破碗討些燈油,在晚上佛陀說法的時候拿去點燈照明道場,她照著做之後,佛就讚她的功德最大。


 


 


由此可知力量大的人,若能有心做好事,有願護持三寶,福被人間,可被視為修行菩薩道的大德。另外有一些人,力量雖小,卻也有心向善,我們可以把他們看作是悲心的菩薩,發願示現卑賤、殘障或者低能的身分來到人間幫助人們。當然,對這些人而言,以那樣的形貌示現,是很殘酷的,但也更加顯出他們的偉大。為什麼他要以這個樣子來幫助人?因為他有這樣的缺陷,才可以激發更多人產生同情心、產生因果報應的警惕心,希望人們改過遷善,影響大家共做好人、同做好事。因此,我們活在世上,人人都能做好人,人人都該做善事,不論體力的強弱、心力的大小、智力的高低、財力的貧富、權力的有無、地位的貴賤,都當盡心盡力地修善積福。


 


 ◎不爭你我多少


 


凡夫的習性,往往愛跟他人比長論短,爭多爭少。其實從佛法的觀點看,表面的長短多少是不重要的,但問自己盡心盡力了沒有。佛經中記載,有一位菩薩為度一個眾生,上天下地無量生死,最後終於成就佛道。另一位菩薩在天上天下度了無量眾生,結果也成佛道。從數量的多少而言,此二位菩薩,形同天壤,以功德而言,卻是相等。


 


 勸募會員在勸募時,找到一位護持會員,未料卻被另一位勸募會員拉走了;或者辛辛苦苦勸到一個人皈信三寶,結果被別人帶著去護持別的道場。如果遇到這種情況,請大家心裡不要難過,而且要滿心歡喜,因為同樣是在護持三寶。只要盡力做,不必計較錢多錢少、人多人少。彼此之間不要爭功勞、搶地盤,大家是為行善積德、護持佛法而來,如果爭論多少,反而會引起你我的煩惱,豈不是愚癡可笑?法鼓山內部的勸募會員應當如此,對外和其他的團體互動時也是一樣,這是大家應該一致遵守的信念。


 


 身為佛教徒、身為法鼓山的勸募會員,只要盡心盡力去做,成績如何,不必放在心上,也不必期望別人一定要知道自己做了多少,只要自己知道就好。這筆帳永遠會記在你的功德簿上,誰也撿不走、抹不掉,善業、惡業,永遠都是跟著你的,因此不能爭、也不必爭,只要盡心盡力就好。


 


◎慈悲沒有敵人


 


可憐人、同情人、原諒人、愛護人、關懷人等,都可以算是慈悲精神的表現。慈悲的主要目的是心中無敵,無敵就是心中沒有敵人,沒有過去的宿仇,也沒有現在的怨家,更不製造未來的對頭。所以不是仗權勢而稱無敵,也不是憑財力而稱無敵,更不是靠武力打敗一切人而稱無敵,乃是以慈悲心照顧、原諒一切人。慈悲心愈大就愈能夠感化人。


 


 在這個世界上,沒有一個人能夠免於受人批評,即使佛陀也不例外。縱然未得罪過人,卻無法不讓人討厭、不讓人仇視;就算你不跟人鬥,人家也會找著你鬥,你不跟人爭,人家也會跟你競爭。但你不必介意人家如何,自己心中要沒有敵人。


 


 例如在我們的農禪寺裡有一位人人稱許的好人,大家都說他好,師父也常稱讚他好,這時候,可能就會有一、兩人覺得有一點酸溜溜的,會想:「他好,難道我就不好?師父老是說他好,為什麼師父不曾說過我呢?」這樣的人,心中就有了敵人。有敵,就是有比較的對象;敵是敵對,敵對不一定是怨家,就像女孩子嫉妒別人長得漂亮、穿得美麗,這不就是和對方作對了?如果不是嫉妒,而是見賢思齊,那就是慈悲心。


 


 


 


如何用慈悲?要常常往相反的方向說、往相反的方向看、往相反的方向解釋。例如有人無緣無故地瞪你一眼,你心裡一定毛毛的,此時,你應該要用相反的方向來解釋、來體會:「他瞪我一眼,可能是我的臉長得不太好看;或者我今天有什麼不對勁,他提醒了我,我要感謝他。」「人家的表情就是我的鏡子」,見他面目可憎,多半是因為自己的面目大概也不太好,至少我的樣子讓他生氣、我的氣質讓他討厭,所以他才會瞪我一眼。


 


 此外你也要想:他雖然是在瞪我,可能不是生我的氣,不知道是為了什麼事情不開心?他這時候應該受到關懷。所以不要「以眼還眼」,應該避開他,或者替他念一句阿彌陀佛,願他能夠心裡平安,這樣就是慈悲心。否則,一旦生起對立心,你就離開慈悲心;若能為他設想,原諒他、可憐他、關懷他,就能轉敵對心成慈悲心了。


 


 如果一個蠻不講理的人在你面前出現,你的心裡一定會毛毛的,這時要想:「他已經不講理了,生氣了,我應該講理、不要生氣,否則氣上加氣更麻煩。」因此不論任何時間,只要我們能用一種相反的念頭來轉變對人、事、物的看法,這就是慈悲心。


 


 但是當我們還是凡夫的階段,要想做到完全心中無敵是很難的,所以我們要時時想到慈悲心,至少就不會老是生氣了。


 


 ◎智慧不起煩惱


 


不要以為開悟才是智慧,智慧是頭腦冷靜,是理智、理性。人的煩惱都是從情緒、情感產生,尤其碰到感情問題一定會有煩惱,必須用理智、理性來處理,煩惱才會減少。


 


 曾經有一位女孩來找我,非常痛苦地哭著說,她認識一位男孩,交往了七年,二人在一起彼此都很痛苦,生不如死。可是分開又會互相思念,她想離開他,可是男孩子威脅她,沒有她的話,他會去死。但她認為,如果她真的離開他,他並不會去死,如果二人繼續纏在一起,倒有可能二人都累死。我要她用理智來思考衡量,過了一段時間,她想通了,便破涕為笑。


 


 很多問題都應該以客觀的理性來處理,要以權衡輕重的智慧去分析。有些人一遇到困難就到神前丟筊杯,這不是究竟的方法,如果用智慧、理智來處理,問題根本不會存在。犯了法要坐牢,可以委請律師設法減輕罪刑,但是應該坐的牢還是要去,那就沒有煩惱了;有病的人要去看醫生,也可以念阿彌陀佛、念觀世音菩薩,有人在醫生宣布醫藥無效的狀況下,因為念了阿彌陀佛、念了觀世音菩薩而奇蹟式的復原,這種例子很多。


 


 佛法的智慧,是指無私無我的觀察力、抉��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太妃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